4/16/2007

生日吃大餐就到天母海物語

原文

料好實在的海鮮鍋物、鮮美絕倫的北海道帝王蟹,還有各種精緻的開胃料理,每一道都是海物語精心推出膾炙人口的美食料理。為了嘉惠網友,海物語即日起推出當日及當月壽星享有優惠的美食專案,讓您享受豐富的生日大餐。

海物語堅持食材的新鮮、用料高檔且擺盤精緻,從前菜、主菜、帝王蟹料理到鍋物料理,可體驗多重的味覺享受,此外,海物語還會隨著季節更換菜色,加上採用無限量應吃到飽的方式,令人大呼過癮。

海物語即日起推出的「壽星美食專案」,四人以上(含)同行,當日壽星半價,當月壽星八折優惠;而八人以上(含)同行,當日壽星免費,當月壽星八折優惠,想大快朵頤一番嗎?來海物語享受一次難忘的美食饗宴吧!

天母.海物語溫泉宴會料理:http://0228753030.travel-web.com.tw/

天母深度之旅:http://111.travel-web.com.tw/

--------------------------------------
如果八個當日壽星去就全部不用錢?

巧克力催情比熱吻更有feel

原文

吃巧克力能比接吻更有幸福愉悅的感覺嗎?英國研究發現,吃進巧克力時,巧克力在嘴巴溶化的那一剎那,大腦和心臟都有相當劇烈的反應,和情侶接吻當時比起來,吃巧克力似乎比接吻更有感覺。

在電影「濃情巧克力」中,女主角茱麗葉畢諾許調製的各式巧克力讓當地保守的城鎮頓時喧鬧起來,冰冷許久的夫妻關係吃下一顆巧克力之後,彷彿催情一般產生奇妙地化學變化,而英國一份研究證實,巧克力催情作用甚至大於接吻。

英國神經心理認知學家最新做的實驗,人在吃下巧克力在嘴巴溶化的一剎那,心臟頻率和大腦波動都產生劇烈反應,比接吻還令人感到刺激。進行實驗的神經心理認知學家路易斯說,「當你吃下巧克力,它盡到嘴巴裡然後融化,我們對融化的一剎那很感興趣。」實驗還發現,黑巧克力最能帶來刺激愉悅的感覺。

儘管這個巧克力實驗無法找出巧克力比接吻更有刺激感的原因,不過這或許多少能解答,為什麼長久以來大家喜歡在情人節送巧克力的原因了。

----------------------------------------------
我們的英文課本有XD

4/15/2007

暴龍與雞膠原蛋白高度類似 吃起來口感差不多

原文

根據最新出版的《自然》科學期刊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暴龍的骨頭化石中,萃取出蛋白質,發現其組織和現代的雞高度類似,進一步證實了雞可能就是暴龍的後代,而且暴龍吃起來,口感可能和雞差不多。

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這是電影【侏羅記公園】中所塑造的暴龍形象;嬌小又羞怯,則是電影【四眼天雞】中,雞所給人的印象。

不過,根據刊載在科學期刊《自然》當中的最新報導,雞其實很可能就是暴龍的後代。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從2003年蒙大拿州出土的暴龍化石當中,萃取出膠原蛋白。北卡州大學教授史威澤指出,「我們在部份恐龍化石中,發現具有彈性的殘留物。」

在研究後發現,暴龍化石的膠原蛋白排列,竟然和雞的骨頭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過去一直就有科學家提出,雞是恐龍後代的假說,這個實驗又進一步證實恐龍和雞的確是有著親戚關係。

事實上,考古學家日前在大陸新疆也就是電影【臥虎藏龍】的拍攝地,發現了1億6000萬年前暴龍始祖的化石,在外貌重建之後,看起來頗為類似長著雞冠的雞,被命名為「五彩冠龍」。

大陸通訊社新華社在英文版的報導中,則直接稱暴龍不過就是「大號的雞」,英國每日電訊報還根據研究結果,推斷暴龍吃起來的感覺,口感應該就和雞肉差不多,暴龍和雞這兩種在人類印象中,形象有天壤之別的生物,竟然系出同門,也讓人深感到大自然造物者的奧妙。

暴龍演化成雞

原文1
原文2

美國考古學家從六千八百萬年前的暴龍化石分離出些微的殘餘軟組織,

發現恐龍與鳥類的蛋白質排列高度類似,進一步證實兩者演化上的密切關係。

科學家早已懷疑鳥類是從恐龍演化而來,

可是一直找不到恐龍的軟組織來證明這種關連。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考古學系助理教授史威哲表示,
她從二○○三年在蒙大拿州發現的一根暴龍腿骨,
從化石裡面找到一些軟組織,
送交「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學院」生化專家阿薩拉檢驗,
花了將近一年半,終於為膠質蛋白質內的氨基酸排序成功,
進行DNA分析。阿薩拉檢驗結果證實,暴龍股骨確實含有膠質成分。

研究團隊將暴龍蛋白質排列與現代多種物種相比,

發覺與雞的相似度最高,與青蛙及蠑螈也有一定的相似程度。

這項研究有助於確定鳥類是從恐龍演化出來的理論,

也可能改變人類對保存化石的想法,並為化石研究開啟新的途徑。
從化石擷取分子資料並加以分析,
將可以確認化石生物和現存生物之間的關係,
以及沒有留下後代的不同生物群體的關係。

科學界一直認為蛋白質之類的有機物質無法歷經百萬年仍保存下來,

而且化石程序會摧毀任何原來物質,
可是上述發現顯示遠古時代的蛋白質仍能為幾千萬年前的生物提供基因線索。

現在考古學家可能必須更深入地層挖掘,

以尋找沒有被地下水和生物破壞的樣本。

同時,研究團隊也表示,在恐龍化石內找到蛋白質,

有助進一步,研究恐龍演化過程,如何保存化石,
更有助醫學上的研究,而在另外一項研究也指出,
恆河獼猴的基因,和人類有高達93%重疊,這個令人興奮的發現,
對於科學家研究,基因突變過程,以及人類的疾病,
都有重大幫助,或許也可以解出人類演化的謎團。

看生活習慣便可知活幾歲

原文

長命百歲是不少人的願望,但也有不少人想知道自己何時會進棺材。

美國一位專門研究長壽的科學家,就研究出一套方程式,
來預測每個人的壽命。這個方程式,只要看看一個人的生活習慣,
透過簡單的加加減減,就可以知道這輩子能活多久。

目前透過先進的科技繪圖,

一個人從壯年到100歲的樣貌都能清楚地描繪出來,
但是誰能真的看到自己100歲的樣子,那可就沒人說的準了。
不過現在,美國專門研究長壽的科學家波爾斯博士研發出一套計算公式,
看看一個人能夠活多久。

一名CNN的記者古普塔勇於測試自己的壽命有多長,

波爾斯表示,像是睡不飽、壓力大又猛灌咖啡,
這樣可能讓人折壽一半。而古普塔自己則說:
「每天因為工工作只睡4小時,但是自己卻不喝咖啡。」

波爾斯表示,一天兩杯咖啡以上,至少會讓人少活一年。

而當然工作時數與壓力的存在,也攸關這輩子是長壽還是短命。
而古普塔除了是CNN記者外,也是神經外科醫生,
兩份全職工作,又有兩個小孩,波爾斯認為,
這位來訪問他的記者的壓力程度已經破錶了。

最後,古普塔經過計算到底可以活到幾歲並沒有隨新聞公佈,

但是波爾斯提醒民眾,一周工作少於40個小時並多與家人相處,
也隨時注意血壓、膽固醇的指數,都能讓一個人的壽命多加一點,

其實,根據波爾斯博士的這項歲數預言方程式,可以能活到幾歲,

說穿了就是各種好的、壞的生活習慣,對身體健康加加減減的結果,
所以想要活到100歲,還是要提早進墳墓,
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小細節,都能看得出端倪。
--------------------------------------
還有方程式可以算喔...
不知道他的完整公式是什麼= =

3/28/2007

法國完整公佈飛碟檔案 1954年來共有9﹪的報告無法解釋

原文

飛碟檔案一直被傳為西方文明國家的機密之一,美國的X檔案等,都被認為有紀錄外星人的檔案,不過,現在法國國家太空署建立新網站,完整公開了過去50年中目擊不明飛行物的有關檔案文件;而如此機密又神秘的檔案公開,馬上引發各界上網查詢,目前網站因為被塞爆而無法運作了。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飛碟,至今仍是一個未解的謎題,不僅成為好萊塢電影的題材,各種目睹飛碟的記錄與影片就不時地出現。法國國家太空署底下專門研究飛碟的不明航空現象研究與資訊小組,最近將過去50幾年來1600多起民眾目睹飛碟的記錄與照片公佈在網站上,從公佈資訊可得知,這些資料最早的紀錄是1954年。

法國是第一個完全公開飛碟檔案的國家。雖然其他國家,包括英國,都在搜集關於飛碟的數據,但是在其他國家,如英國,人們只能根據《信息自由法案》要求公開個別檔案。

法國不但完整公開飛碟檔案,還派工作人員來針對一些目擊事件提供解釋,例如,1千人在17年前的11月報告看到了天空中的閃光。研究人員能夠證明那是落入地球大氣的一個火箭碎片。研究人員也表示,只有約9%的飛碟報告目前尚不能以科學方式來解釋,而1954年以來則共有約1,600起目擊被登記,儘管有充分的數據以及眾多目擊者,但是神秘的目擊現象仍然不能解釋。

3/21/2007

所在地改美國 MSN聊天微軟就捐錢

原文

最近越來越多網友會在自己的MSN暱稱前,加上一個綠色英文字IM的圖示,以響應微軟的慈善捐款活動,但是由於這項活動目前只有在美國地區推行,所以除非是跟美國的網友聊天,否則是不會被列入捐款累計的。不過,可以偷偷跟您透露一個小技巧,只要把自己MSN帳戶的個人設定,改為美國地區,跟台灣的網友聊天,微軟一樣會捐錢喔!

自從美國地區的MSN,在三月份推出在暱稱前加入綠色英文字IM的圖示,網友用MSN聊天微軟就會捐錢給公益團體的慈善活動以來,台灣地區也有越來越多的MSN使用者,在自己的暱稱前,加入綠色的IM圖示,但是由於這項活動目前只有在美國地區推行,微軟捐款的對象也只有美國的公益團體,所以即使台灣網友熱烈響應,除非是跟美國的朋友聊天,否則是不會被列入捐款累計的。

不過可以偷偷透露您一個小技巧,只要您把自己MSN的個人檔案所在地區改成美國,日後用MSN聊天,就能被列入微軟的捐款累計。台灣微軟MSN事業部門副總經理林燕:『其實每個人可以自己去更改國別設定,以及相關的個人資料,更改之後下次登入就會變成新的設定了。我們當然希望說,一般的用戶還是用原來的設定,因為你改成美國用戶的話,你看到的包括廣告等都是美國的版本。』

雖然更改設定微軟就會捐款,不過台灣微軟還是希望台灣的網友等一等,等到美國微軟方面對這個活動的成效,有進一步的評估出來,日後不排除會推展到台灣地區。林燕:『有很積極的與國外聯絡,這個活動在全球推廣的時間點。』

3/20/2007

Google證實正在研發網路行動電話

原文

Google正在研發它自己的行動電話,歐洲和美國網路業界消息靈通人士透露,
網路搜尋龍頭的Google自有品牌的電話,走彩色寬銀幕路線,
可以連網,以低成本為主要訴求。(夏明珠報導)Google Phone正在孕育的消息,
幾個月前,在媒體和部落格上曝光,Google的發言人上個星期證實,
行動電話是Google目前正在積極試探的領域,
至於其他細節,目前還在研究階段,無可奉告。

美國一位科技人士的部落格說,Goolge Phone的外形將類似於目前在行動通訊產品中,
時尚的代表黑莓機,業界盛傳,Google正在和南韓三星電子進行一項手機合作研發計畫,
今年一月,兩家公司才宣佈合作,要把手機版本的Google搜尋引擎,
電子郵件和地圖功能合而為一,和某些款式的三星手機搭配銷售,
去年,還曾有傳聞說,Google正在與台灣宏達接洽合作研發網路電話,
不過,傳聞中的 Google合作對象,很快就變成了三星。

兩個月前,電子影音產品市場,還聚焦在蘋果的行動電話iPhone上,這會兒, iPhone還沒上市,焦點就已經轉移到Google Phone,電子產品市場變化之快,
可見一斑,預定今年六月上市的iPhone,定價五百美元,
未來的Google Phone競爭利基之一,應該就在於它比較便宜。
網路電話是目前網路服務競爭激烈最激烈的一塊市場,微軟和雅虎都已經積極介入。

3/19/2007

白目寶寶現在最受歡迎 勁爆來電答鈴 笑到忘了找誰

「我是寶寶,你是誰阿?你是騙人的公司喔,不要再騙我了啦!我媽咪每天只給我五塊錢,如果你把我的錢騙走的話,我就沒錢買糖果了啦 …」;是詐騙電話嗎?那可不,這是現在最受年輕人歡迎的「白目寶寶來電答鈴」,由一陣可愛童音說話,讓打手機的人,笑到忘了要找誰!

來電鈴聲已成年輕人的流行指標之一。來電答鈴目前已演變出更多新花樣,有明星錄製的來電答鈴、搞笑來電答鈴、甚至是可以自己錄製的個性化答鈴。至於因此可能遭罰?年輕人錯愕不已說,「怎麼會這樣?」

聽說會被罰 年輕人錯愕

過去一位女生就曾錄製「誰找我,誰找我,讓我看看誰找我,怎麼竟然是你竟然是你,怎麼會是你,我不接,我不接,我就不接你電話… 」的來電答鈴,立刻在網路上引起討論和轉寄。

最近在BBS則是有一位叫雨弓的女生以特有的娃娃音錄製來電答鈴、鈴聲和鬧鐘鈴聲,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及下載使用。為了應付網友的需求雨弓還特別開了一個部落格作為發表鈴聲的平台,部落格文章的點閱率篇篇破千,足見雨弓受歡迎的程度。

雨弓錄製的來電答鈴是:「親愛的,快點接電話喔!再不接電話,我就唱歌了…」。有網友聽了之後就說,因為手機機型老舊,無法撥放她的鈴聲,而想要換新手機。沒想到鈴聲也能增加手機銷售量。還有網友說,她的娃娃音會讓人有戀愛的感覺。另一名網友更誇張,說她的鈴聲可以撫慰心靈。

網路上受歡迎的搞怪答鈴還有「您播的電話已改為3838438138538」、「對不起,您不在用戶設定名單當中,電話無法接通。」、「老大休息的時間打電話來,不想活了!」、「您播打的用戶正在裸奔,請稍後再播!」、「當我接到第兩百通電話的時候必須殺人滅口。」、「對不起由於您的智商太低,系統無法接通。」、「太多人要跟我講話了,麻煩再等五百七十二分鐘喔。」等,都很爆笑。

今年大四林佩宜常更換手機答鈴,而且一用就是兩年,她說能夠表現心情讓她非常喜愛這項裝置,失戀時可以選擇 表達心情的歌曲、快樂時則使用捉弄來電者的搞笑答鈴 ,讓來電者 未接通前就能感受他最近的心情。

流行歌曲類 還是最流行

不過她說使用搞笑式答鈴也會有困擾,經常有朋友電話接通後就抱怨答鈴太吵或是聽膩了,而且五花八門的鈴聲經常嚇到LKK的父母親。她說有一次答鈴設了「連爺爺,您回來啦!」結果抗議不斷,使的這款答鈴成為她使用壽命最短的一款。

她表示,身邊朋友還是偏好以流行歌曲以答鈴,所以從來電答鈴熱門度也能一窺流行音樂受歡迎程度。而且一個月約卅元的月租費、下載鈴聲一首,所以不少人都有申裝。

台大外文系王同學則認為來電答鈴可以宣告自我主張,有需要的人,可以適度表達立場,例如,想台獨的人可以放「台灣,你的母親叫台灣」,想統一的人則可以大聲放出「我愛中華」。

3/16/2007

三成會失眠 看完電視馬上睡 品質不好


原文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2-3成的成年人都有失眠問題,尤其女性失眠的比例又比男性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表示,如果發現自己一週失眠三次以上,持續一個月,就應該要就醫,而許多錯誤的生活習慣,例如看完電視、上過電腦後馬上上床,容易引起睡眠品質不良,而過去大家認為睡前一杯紅酒助眠,不過如果睡前超過一個小時前飲酒,反而有礙睡眠。(林麗玉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卓雨青說,台灣地區每三成女性有失眠困擾,男性則是二成五,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人有失眠困擾,比例相當高,尤其台灣地區的失眠問題更居亞太地區之冠,而失眠的高危險群,包括帶孩子的女性及工作壓力大的族群。

而治療方式,醫師提醒,許多民眾習慣睡前看完電視、打完電腦馬上上床,這時候的腦波還處於興奮狀態,會影響睡眠品質,另外過去大家認為睡前一杯紅酒有助睡眠,醫師也提醒,如果飲酒超過一個小時,反而有礙睡眠。

至於西醫治療失眠症,主要是以鎮靜作用的藥物治療,而中醫建議可以按摩穴道,包括按摩手腕上兩吋的內關穴、舒緩腸胃系統幫助入睡;或是按摩耳垂到髮際之間的安眠穴,也可以安定神經。

另外建議,有失眠情況的患者,不要午睡、晚上不要做激烈運動,或是太晚進食、喝太多水或飲料,這都會影響睡眠品質。

----------------------------------

原來我有時候失眠不是因為睡太多阿 哈哈~

3/15/2007

LinuxBIOS內嵌X Server 啟動系統只需8秒鐘

原文

LinuxBIOS的目標專一而簡單:利用Linux打造BIOS。
AMD為技嘉M57SLI-S4主板發佈了一款免費的BIOS,使之成為第一款可以使用LinuxBIOS的桌上型主機板,打破了昂貴伺服器主機板的壟斷。

和以往的伺服器主機板一樣,M57SLI-S4使用的也是愛好者定制的羽量級Linux系統,可以自行運行可執行程式,這無疑是開源專案的一大勝利。

更大的勝利又來了:LinuxBIOS宣佈, 他們已經在一顆2MB的BIOS晶片中內嵌了LinuxBIOS、Kernel、X server、Matchbox、BusyBox、rxvt等,而且啟動電腦並載入視窗管理器Matchbox只用了短短的8秒鐘,而且完全沒有使用其 他任何存儲設備,比如硬碟就已經移除,不可不謂極速。

當然這還不算完。LinuxBIOS開發人員稱,他們完全還可以做得更快。以下是標準BIOS與LinuxBIOS啟動過程的對比影片:


3/13/2007

NVIDIA 8600GT and 8600GTS Pictured

原文

OCWorkbench has found some pictures and specs of NVIDIA's mainstream DirectX 10 cards, the 8600GT and the 8600GTS. The GT (pictured below on the left) is the replacement for the 7600GT and will feature the G84-300 GPU running at 540MHz and either 128MB or 256MB of 128-bit GDDR3 RAM at 1400MHz, priced between $150 and $180.

The 8600GTS (below on the right) is a step up from the GT and will replace the 7900GS, using the G84-400 GPU running at 675MHz and either 256MB or 512MB of 128-bit GDDR3 RAM at 2000MHz, with a price of between $200 and $250. As
reported before on techPowerUp!, these cards should be released (along with the 8500GT) on April 17th.




Google祕密研發手機 將上網行銷

原文

業界盛傳的Google手機(Google Phone)已更接近實現一步,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這個「Google的下一個超級祕密計畫」說,Google目前確實有一支百人團隊,正在積極研發Google Phone。

蘋果的iPhone已從市場謠言變成真正的產品,現在大家都在等著看Google是否也有進一步行動。除了Google手機外,外界也傳說Google打算收購閒置未用的暗光纖(dark fiber),建立一套全球光纖網路;也有人說Google要和網思科技公司(Wyse)合作,推出精簡型電腦(Thin client)系統架構;還有人說Google要自己製造處理器。

Polaris創投公司合夥人席密諾夫(Simeon Simeonov)則引述「內部消息」,說有個叫魯賓(Andy Rubin)的人,在Google率領一支100人組成的團隊,負責開發新手機。魯賓是手機應用軟體商Danger和Android公司的創辦人,Android前年已被Google收購。

席密諾夫指出,新Google手機很像黑莓機,非常精巧,可支援多種服務,包括網路電話(VoIP)功能。

席密諾夫寫道,Google打算拉攏無線營運商,建立經銷關係。換句話說,Google將在網路上行銷這款電話,以最低的成本銷售Google Phone。

此外,Google公司一直在進行併購,雖然這些被買下的公司多半很小、很新、很便宜,但從手機應用軟體公司ReqWireless和裝置圖形引擎開發商Skia等收購目標可看出,Google應該就是要朝手機應用市場發展。

不過,如果Google和無線營運商合作,難保這些廠商不會抵制網路電話的應用。其次,Google已和三星簽約合作,部分由三星生產的手機,會採用Google搜尋、地圖和電子郵件等服務;兩家公司甚至可能共同投資生產一款新電話Switch。所以Google其實已切入手機軟體市場,何必還大費周章推出Google手機?

如果Google是要開發出一款多功能的行動裝置,只是此裝置正好也能處理聲音資料,那就說得通了。媒體顧問業者Emerging Media Dynamics總裁布魯菲德在部落格上質疑,傳聞Google在研發的裝置應該是一款多功能行動裝置,而非「電話」。她寫道:「我的電話遜斃了,很多有趣的事都沒法做,但如果是可以看影片、上網、做文書處理的新裝置,就可輕鬆分享資訊了。」
--------------------------------------
Google可說是越來越厲害了...進展的速度說真的很嚇人
自己做CPU?怎麼跟nVidia這麼像..

3/12/2007

美國衛星防禦計畫悄悄起跑 反制中國太空野心

(法新社華盛頓九日電) 美國軍方已經悄悄投入發展一系列的衛星攻擊防禦計畫,以反制中國日漸強大的太空軍事實力。

中國一月十一日成功測試獵殺衛星武器,美國等到一週後消息傳出才做出「表達關切之意」的溫和反應,到目前為止也一直默不作聲,似乎不像美國的作風。

軍事專家就分析,事出必有因,中國測試太空武器是美國國防部的意料中事,美國也早就投入發展太空防禦設備。

美國「戰略暨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沙巴提耶表示:「就我所了解,中國積極發展太空軍武早就不是秘密,美國軍方也已經採取適當的措施作為回應。」

美國進行的太空反制策略被視為最高機密,但三年前卻因研發預算高達九十五億美元,引發反彈而意外使得隱形衛星計畫曝光。

「全球安全網站」負責人派克就表示,他相信隱形衛星早就在二零零年前後完成部署。他分析:「五角大廈對中國測試太空武器毫無反應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唯一的解釋就是反制策略早就準備好了。」

軍事專家表示美國正在發展「太空反制」策略,除了隱形衛星,小型、相對造價較低的間諜衛星在飛彈攻擊中佔有迅速到位,補充燃料容易等優勢,也可能成為發展主力。

另外在研發名單上的太空武器也包括飛彈攔截武器,「國防資訊中心」主任希成斯就說:「中國就是測試這種攔截武器,地對空發射,頂端附有獵殺武器。」

她也透露,衛星研發越來越高科技,未來可能會出現可操控的「微衛星」或甚至重量不到十公斤的「奈米衛星」。

3/11/2007

Gmail信箱 全面免費開放

原文

著名網路搜尋引擎業者Google,昨天宣布推出容量達二點八GB的Gmail免費信箱,可讓網友「十年不用刪郵件」。

二點八GB容量到底有多大?Google台灣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比喻,如果把一年分的報紙文字檔全部儲存在電腦硬碟裡,「就差不多這麼大」。

Google Gmail全面開放申請免費電子信箱,將推出收費的企業版文書處理服務(Google APPS),提供每名企業員工高達十GB的電子信箱容量。

Google Gmail信箱容量是目前全球免費郵箱最大,Yahoo!奇摩及MSN的付費信箱容量都只有二GB,免費信箱僅一GB。

簡立峰昨天說,今年Google將把台灣視為重點市場。過去很多服務只有英文版,或是幾個月後才有中文版,未來各語言版本服務將盡量全球同步推出,下半年可供台灣使用者「Google 全方位服務」。

簡立峰說,過去Gmail的申請人必須先收到既有使用者的「邀請」註冊,才能申請加入,限制了使用普及度。現在全面開放後,台灣網友申請更方便。

此外,針對繁體中文使用者,Google也推出下載到行動裝置的Gmail服務,讓使用者可隨時隨地讀取電子郵件,並在行動裝置上檢視相片、文件等。

簡立峰說,Google已經與全球數以萬計的企業及大學展開測試,Google今年推出企業版Google APPS,則是提供每位員工十GB信箱容量,搭配試算表、行事曆、手機等整合服務,每人年費五十美元。

Gmail的超大容量信箱,可以讓個人、企業未來不再只將資訊儲存在電腦硬碟中,而是放在網路上,隨處都可以取得,甚至不用帶著筆記型電腦到處跑;使用Google Apps可透過網路存取文件,也可以降低企業管理硬體的成本。
-----------------------------------------------
之前我也有發一篇說這件事...
那現在邀請函能做什麼阿?! 邀請一個馬上又補上一個
永遠都是50個......現在開放申請, 邀請函應該用不到了吧= =?

3/10/2007

三星全球首批搭載NAND Flash混合式硬碟出貨

原文

為搶搭微軟(Microsoft)Vista作業系統商機,全球DRAM及NAND型快閃記憶體(Flash)大廠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曾表示,將於2007年正式推出混合式Flash硬碟。據了解,該款硬碟最大的好處在於可省下高達70~90%的電力。三星則於7日正式對外表示,這款混合式硬碟分成3種不同容量,目前以先對OEM電腦大廠出貨,未來也可在零售市場中讓消費者買到該款產品,分析師認為,這種硬碟推出後只要價格能再下降,勢必可讓NAND型Flash使用量進一步消耗,同時也象徵NAND型Flash正式走入PC市場。

2006年上半三星早在視窗硬體工程大會(WinHEC)中,特別展示其所研發的混合式Flash硬碟(Hybrid Hard Drive with Flash),當時三星便已預計可在2007年上市,並表示混合式Flash硬碟可省下70~90%的耗電量。此外,混合式Flash硬碟還有縮短啟動時間與不易當機等優點,而英特爾(Intel)當時亦正開發類似產品,代號為Robson。

據了解,三星早於2005年WinHEC推出混合式Flash原型機,當時已預計在此款產品內建128Mb或256Mb OneNAND型Flash,將與微軟Vista新款作業系統共同搭配推出,三星亦在7日正式對外發表此一訊息。

三星表示,全球首批搭載NAND型Flash的2.5吋混合式硬碟已正式對外出貨。這批型號「MH80」系列混合式硬碟共有80GB、120GB與160GB 3種容量,主要將用於內建Windows Vista的筆記型電腦(NB)當中。此外,三星表示,此批混合式硬碟目前雖僅針對部份OEM電腦大廠客戶出貨,但不久也可望在零售通路上市。

三星指出,MH80系列混合式硬碟內建128Mb或256Mb的快閃記憶體,其內建的ReadyBoot技術能夠大幅縮短電腦開機以及回復時間,平均較傳統磁性媒體(magnetic media)技術大幅減少50%。三星表示,該款混合式硬碟能夠排除硬碟經常運轉的需要,也較不怕外力撞擊,資料上也較不易毀損。

3/09/2007

Google推工具軟體 踩微軟地盤

原文

網路搜尋引擎業者Google上個月推出企業工具軟體產品,Google台灣工程研究所所長簡立峰表示,該項服務也同步在台灣上市,鎖定的客戶為大學與企業,目前已經有不少國內企業成為試用對象。企業工具軟體為收費服務,每位員工可使用十G的網路空間,同時擁有試算表、辦公室文書處理軟體、郵件等等工具軟體,平均一位員工的年費為五十美元(約新台幣一千六百元)。

Google進軍企業軟體市場,將對軟體龍頭業者微軟造成巨大的威脅。因為微軟不論是在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或是辦公室文書處理軟體,市佔率都是第一名。但Google的企業工具軟體,並不是以套裝產品的形式銷售,而是以網路服務的模式提供;雖然微軟針對企業客戶也有大量授權使用的銷售模式,但是運用的環境還是必須安裝在個人電腦上才能使用。Google與微軟的企業軟體,雙方最大的差異在於價格及使用環境。Google軟體工具的使用前提是必須要在網路環境,但微軟並沒此前提,就價格來說,Google產品僅微軟的十分之一。

根據外電報導,Google這項針對企業用戶的Google Apps-Premier Edition的套裝工具軟體,每位員工收費五十美元。

業界仍從許多面向來解讀Google此項服務對業界所帶來的影響;首先,打破了企業工具軟體通常是安裝在個人電腦的刻版印象。也挑戰了既有商用軟體大廠行之有年的遊戲規則。


3/08/2007

2006年IE有284天是不安全的

Internet Explorer Unsafe for 284 Days in 2006

原文

Security Fix spent the past several weeks compiling statistics on how long it took some of the major software vendors to issue patches for security flaws in their products. Since Windows is the most-used operating system in the world, it makes sense to lead off with data on Microsoft's security updates in 2006.


Click the graphic for data on 2006 IE patches.







First, a note on the methodology behind this blog post: The data presented here builds on
a project I began in late 2005 looking back on three years of efforts by Microsoft to address only the most severe security holes in its software. I conducted that same research again last month, individually contacting nearly all of the security researchers who submitted reports of critical flaws in Microsoft products to learn from them not only the dates that they had submitted their findings to the company, but also any other security trends or anomalies they observed in working with the world's largest software maker.

Several weeks prior to posting this information, I shared the data I had gathered with Microsoft. The officials I dealt with helpfully concurred or quibbled slightly with some of my findings, but the company raised no objections that would materially affect the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particular study of IE flaws. In fact, if you examine the links included in
the vulnerability chart that accompanies this post, you can see for yourself how the data is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posted on the Web over the past year.

Patching Internet Explorer in 2006

For all its touted security improvements, the release of Microsoft's new
Internet Explorer 7 browser in November came too late in the year to improve the lot of IE users, who make up roughly 80 percent of the world's online community. For a total 284 days in 2006 (or more than nine months out of the year), exploit code for known, unpatched critical flaws in pre-IE7 versions of the browser was publicly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Likewise, there were at least 98 days last year in which no software fixes from Microsoft were available to fix IE flaws that criminals were actively using to steal personal and financial data from users.

In a total of ten cases last year, instructions detailing how to leverage "critical" vulnerabilities in IE were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Microsoft had a patch to fix them.


Microsoft labels software vulnerabilities "critical" -- its most severe rating -- if the flaws could be exploited to criminal advantage without any action on the part of the user, or by merely convincing an IE user to click on a link, visit a malicious Web site, or open a specially crafted e-mail or e-mail attachment.

[The chart posted here shows the overlap of threats from various IE flaws throughout the year.]


In contrast, Internet Explorer's closest competitor in terms of market share -- Mozilla's Firefox browser -- experienced
a single period lasting just nine days last year in which exploit code for a serious security hole was posted online before Mozilla shipped a patch to remedy the problem.

Criminals specializing in Internet fraud continued to ply much of their trade with the aid of security flaws in the Microsoft browser last year. In 2006, the company issued patches to fix a total of four "
zero-day" flaws in IE. Zero-day (or 0day) attacks are so named because software vendors have no time to develop a fix for the flaws before they are exploited by cyber crooks for financial or personal gain.

The first major flaw in a Windows program last year involved
one that could be easily exploited via Internet Explorer. In late December 2005, experts tracked organized criminals hacking into sites and seeding them with code that installed password-stealing spyware on machines used by anyone who merely visited the sites with IE. Microsoft initially downplayed the severity of the attacks, until it became clear that the threat was fairly widespread and that thousands of customers had already been attacked in the span of a few days. The threat was seen as so severe that a large number of security experts urged users to download and install a patch produced by a third party until Microsoft developed an official fix.

In September, attackers would exploit an unpatched flaw in non-Microsoft Web server software to
install malicious code on thousands of legitimate Web sites that could infect Windows machines when users merely browsed the sites with IE. Much like the IE flaw first detected in December 2005, this sophisticated attack by organized criminals also would prompt a series of third-party security patches in the days before Microsoft issued an official update.

Check back with Security Fix on Friday for a look at the number of vulnerabilities that Microsoft patched in its Office applications last year.

聊天的好處? 微軟的公益計畫

原文

眼尖的MSN用戶可能發現,越來越多的朋友在MSN暱稱前面出現一個綠色的「I'm」符號,大家眾說紛紜,起先說這是一個隱藏的表情符號,有關於微軟的公益計畫,之後又傳出可能是一個病毒,台灣微軟方面表示,這的確是一個慈善活動,大家聊天聊越多,公益團體所獲得的捐贈就越多,未來,台灣地區也有可能加入這樣的計畫。

許多人當初以為這個綠色的「I'm」是微軟新推「隱藏版」表情符號,興高采烈地放在MSN暱稱的前面,正好變成「I'm 某某某(姓名)」,台灣微軟MSN部門行銷經理鍾婉珍表示,這是一個在美國推出的公益捐助計畫,在Windows Live Messenger 8.1版(8.1版本前均不支援)暱稱上輸入一串「特定碼」,MSN暱稱除了出現「I'm」符號之外,微軟將按照訊息量,拆分一定比例的廣告營收捐贈給代碼所表示的慈善機構,在第一年每個機構的捐款下限是十萬美元,聊越多微軟也將捐贈的越多,由於這個計畫是在美國實行,捐贈的對象將是美國慈善團體,而且限定對話的雙方必須有一方是在美國網站註冊的用戶。

目前受贈機構包括

American Red Cross(美國紅十字會,特定碼*red+u)、
Boys & Girls Club(兒童群益會,特定碼*bgca)、
National AIDS Fund(美國國家愛滋基金,特定碼*naf)、
National Multiple Sclerosis Society(國家多發性硬化症學會,特定碼*mssoc)、
ninemillion.org(國際兒童難民援助組織,特定碼*9mil)、
Sierra Club 山巒協會(保護自然生態的地球環境協會,特定碼*sierra)、
StopGlobalWarming.org(防止全球溫室效應惡化的機構,特定碼*help) 、
Susan G. Komen for the Cure(乳癌基金會,特定碼*komen) 、
The US fund for UNICEF(美國地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特定碼*unicef)、
World Wildlife Fund for Nature(世界自然基金會,特定碼*wwf)、
The 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 (樂施會;協助解決當時世界各地饑荒及貧窮問題,特定碼*oxfam)、
國際關懷協會(特定碼*care)、
The Humane Society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國人道協會,特定碼*hsus)、
American Cancer Society(美國癌症協會,特定碼*acs)、
ONE Campaign-(全球消除貧困與對抗愛滋的組織(GCAP),特定碼*one)

鍾婉珍說,這個計畫在美國3月1日正式實施,未來將視成果來決定是否推行到其他地區,所以,如果效果不錯,將有可能把這個捐贈計畫移植到台灣。

鍾婉珍強調,網路謠傳這是一個病毒,是錯誤的資訊,任意改變暱稱是不會中毒的。

相關說明:http://im.live.com/Messenger/IM/Home/

無名小站Lavender717網友的Blog上也有

3/07/2007

Microsoft Office 小幫手成為歷史

Microsoft Clippy, RIP: 1997 - 2007
原文
2-9-07-clippy_rip
Not too long after MobileESPN
breathed new life, now we've got the fortunate duty of informing the world that Microsoft has decided to leave "Clippy" behind in Office 2007. We suspected something was brewing when the iconic figure started donning a 3D skirt in Japan, but a brief interview with Office's group program manager revealed that the clip is indeed dead. While it had been fading for awhile due to an apparent lack of mass fanfare, and was even turned off by default in Office 2003, it seems that Clippy fans will be forced to stick with now-antiquated versions of the Office suite in order to keep their darling on screen. But don't fret too much, as the countdown until someone crafts a freeware app re-instilling a Clippy rendition into Office begins... now.

各位,我們必須要給大家帶來這個大不幸的消息,微軟終於肯砍掉這個 Office 最xxx的功能,在 Office 2007 中移除了這個備受大家喜愛的功能。其實如果大家有在注意的話(想必沒人注意 = =),在 Office 2003 雖然小幫手的功能還在,但預設是不安裝的,必須要在第一次啟動時再放一次光碟片,才能把這個功能叫出來。如果你是小迴紋針(或愛因斯坦)的粉絲,或是有問題非要向小幫手們請益不可的那型,那恐怕你要暫緩一下升級的腳步了 -- 或是等看看有沒有人為在 Office 2007 裡重新裝入小幫手寫插件囉

3/06/2007

DVD燒錄16X?

之前有人問我DVD怎麼燒這麼久,不是16X嗎?
看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DVD燒錄時的真實速度與特性,
找了一篇 2004年
日経パソコン オンライントップ的網頁給大家看

16倍速書き込みはあまり効果がない?
書き込み型DVDの高速化が進んでいますが、「今後は速度のスペック値ほど実際の効果はでない」と聞きます。それはなぜでしょうか。また、高速化に限界はあるのでしょうか。


   DVD燒錄機16倍速寫入到底有多快?
雖然DVD的燒錄速度越來越快,但預估「今後實際寫入的速度並不像規格所說的那麼快」,這是為什麼呢?另外,速度的提高是否也有上限?
書き込み型DVDドライブの使い勝手を左右するのが速度です。この数字が大きいほど、データの書き込み時間を短縮できるからです。

    決定DVD燒錄機易用性的因素之一就是速度。因為速度越大,寫入資料所需要的時間就越短。

DVDでは、1秒あたり1350KBのデータ書き込みが「等倍速」になります。2倍速ドライブなら2700KB/秒、4倍速なら5400KB/秒でデータ書き込みが可能です。

對於DVD而言,1秒寫入1350KB的資料為「等倍速」,也就是說,2倍速DVD寫入數據的速度為2700KB/秒、4倍速為5400KB/秒。

書き込み型DVDドライブでは初期の等倍速から4倍速まで、表示速度に比例した時間短縮効果があります。例えば、4.7GB分のデータを書き込むのに当倍速で60分かかりますが、2倍速なら30分、4倍速なら15分で済みます。しかし、8倍速以上になると事情が異なります。8倍速では4.7GBのデータを書き込むのに単純計算では7.5分となりますが、実際には約10分もかかるのです。今後登場する16倍速は約6分かかります。

DVD燒錄機從最初的等倍速到4倍速,縮短的時間與標注的速度成正比,例如,等倍速下寫入4.7GB左右的資料需要60分鐘,2倍速需要30分鐘,4倍速需要15分鐘。但如果是8倍速以上就不能這樣算了,按說8倍速下寫入4.7GB的數據應該為7.5分鐘,但實際上卻需要約10分鐘,今後將出現的16倍速約需要6分鐘。(那時候16倍速可能是還沒推出或是尚未普及化所以才說"今後")

●書き込み速度と所要時間の関係(4.7GB分のデータ書き込み時)
●寫入速度與所需時間的關係(寫入4.7GB左右的資料時

書き込み速度としてカタログなどに表記されている数字は、「最大」の速度です。現在、DVD-Rでは最大8倍速、DVD+Rでは最大12倍速の書き込みまでを実用化していますが、これらの8倍速以上のドライブでは、ディスク全体をその速度で記録していません。あくまで一部の領域をその最大速度で記録しているだけです。

在產品規格等中標示的數字就是寫入速度的「最大」速度。2004年7月時DVD-R的實際寫入速度最大為8倍速,DVD+R最大為12倍速,對於這些8倍速以上的燒錄機而言,並不是以這一速度來燒錄所有DVD,只是在部分區域以最大速度燒錄。

■16倍速は最外周部のみ
■16倍速僅限最外周

これは、CDドライブやDVDドライブなど、ディスクを回転させることでデータの記録・再生を行う機器には、物理的にディスク回転数に制限があるためです。回転数が毎分1万を超えると、物理特性上、ディスクに異常をきたし、ディスクが粉々になることもあります。このため、ドライブ側でディスクの回転数を制御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這是因為,在CD光碟機與DVD燒錄機等通過旋轉光碟片來燒錄和讀取資料的設備中,光碟片旋轉次數在物理上是有上限的。由物理特性所決定,如果旋轉次數超過每分鐘1萬轉,光碟就會出現異常,還有可能粉碎。出於這一原因,光碟機必須控制碟片的旋轉次數。

4倍速までは、毎分1万回転に達しないため、ディスク全体にその最大速度で書き込めます。ところが、8倍速を実現しようとすると、ディスクの構造上、内周部では毎分1万回転を超えます。そこで内周部の書き込み速度を4~6倍速に抑え、毎分1万回転に達しない一定のエリアから8倍速で書き込みます。

由於4倍速以下光碟片的旋轉次數達不到每分鐘1萬轉,因此整個碟片都能以最大速度寫入。但是,要想實現8倍速,因碟片結構所至,內周部分超過了每分鐘1萬轉,因此內周區域的寫入速度控制在4~6倍速,每分鐘不到1萬轉的部分區域以8倍速寫入。

このように、全体を8倍速で書き込まないため、カタログの表記速度に比例した時間短縮の効果が得られないのです。16倍速であれば、実際に最高速で書き込めるエリアは8倍速よりも狭くなります。

由於這樣一來並不是以8倍速寫入整個光碟片,因此就不能根據規格中標示的速度按比例計算縮短的時間。如果是16倍速的話,實際上能以最高速度寫入的區域比8倍速還要小。

●16倍速=所要時間16分の1ではない
●16倍速≠所需時間的1/16分


▲ ディスクの回転数を毎分1万回転以内に抑えるため、ディスクの書き込み位置によって、段階的に速度を調整している。16倍速書き込みは最外周部のみ

▲ 為了將光碟片的旋轉次數控制在每分1萬轉之內,需要根據光碟片的  寫入位置分別調整速度。只有最外圈為16倍速寫入

しかも、高速化のメリットをどれだけ享受できるかは、書き込むデータの容量次第です。DVDディスクは通常、内周部から外周部に向かってデータを書き込むからです。つまり、8倍速以上の高速ドライブでは、書き込むデータ容量が小さければ、最高速に達する前に書き込みが完了してしまうのです。8倍速以上の高速化によるメリットを享受できるのは、4.7GBに近い大容量データの書き込み時にほぼ限られるでしょう。なお、DVDでは16倍速で最外周部が毎分1万回転近くになるため、高速化はこれが限界とされています。

此外,到底能多大程度享受高速所帶來的便利,還取決於寫入資料的容量,因為DVD光碟片一般是從內向外寫入數據。也就是說,在8倍速以上的高速燒錄機中,只要寫入數據容量小,就可以在到達最高速之前結束寫入。要想享受到8倍速以上的高速帶來的便利,只限寫入將近4.7GB的大容量資料時。另外,對於DVD而言,16倍速下最外圈的轉速接近每分鐘1萬轉,已經面臨極限。

2004/07/06、日経パソコン編集

3/03/2007

Cbox留言板安裝教學

bitter of bitter 發現到旁邊的小留言版
可能不是新聞,不過我今天才申請弄好的
順便把我的安裝過程放出來給大家看

網址是
http://www.cbox.ws/ , 重點在紫色框畫出來的區域
這是進入首頁的畫面,點選Click here to get your Cbox tagboard










預設就是Free,不用管它
依序填寫帳號、密碼、確認密碼、E-mail、
網址(你的Blog位址)、語言、你要的樣式(旁邊可預覽)














你的帳戶已經被建立了,這時候當然按Continue繼續囉










輸入剛剛申請的帳號與密碼













先確認一下右邊中間的下拉選單是不是Blogger
接著按Copy to clipboard來複製程式碼

然後到你的Blogger修改HTML找到<div id="sidebar">
貼到它的下面之後就可以看到留言版了


3/01/2007

第一款可以使用LinuxBIOS

原文

技嘉的M57SLI-S4 已經成為第一款可以使用LinuxBIOS的桌上型主機板,以往可以使用LinuxBIOS都是價格昂貴的Server主機板,再考慮到CPU的價格,它們的總成本更是普通用戶所不敢想像。而M57SLI-S4則打破了這個局面。

M57SLI-S4 和以往的Server主機板一樣,使用的都是愛好者定制的輕量級Linux系統,但都可以自行運行可執行程序,這就給我們的使用帶來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以往事實證明,只要是搭配開放作業系統的硬體設備,愛好者們就會折騰出無限的可能性。
M57SLI-S4 使用NVIDIA 570 SLI晶片組:
支援AMD Socket AM2 CPU
2 個PCI Express x16;3個PCI Express x1;2 個PCI插槽。
6 個SATAII, 支持RAID 0,1,1+0
10 個 USB 2.0, 3 個FireWire
使用Realtek ALC883Audio Codec

M57SLI-S4的其餘資料請參照Gigabyte官方網站

2/27/2007

羅志祥→愛轉角

愛轉角
作詞:陳天佑 作曲:菊池一仁 演唱:羅志祥
我偽裝著
不露痕跡的 想在你身邊
靜靜的陪著看著天邊
騎著單車
往前行進著 某個路口

愛在等著你往前走
不回頭看了 記憶的笑臉
緩緩的敲著我的琴鍵
我不捨得 讓你孤單單的
我愛你的 心牽掛著

#心不再拼命躲 不去害怕結果
 假設有個以後 你會怎麼說
 一直想跟你說 幸福不再溜走
 下個路口 你會看見愛
 有美麗笑容

*愛轉角遇見了誰 是否有愛情的美
 愛轉角以後的街 能不能有我來陪
 愛轉角遇見了誰 是否不讓你流淚
 也許陌生到了解 讓我來當你的誰
 我不讓愛掉眼淚 不讓你掉眼淚
 現在永遠 你就是我 就是我的美

Repeat #,*
愛轉角遇見了誰 是否有愛情的美
愛轉角以後的街 能不能有我來陪
愛轉角遇見了誰 是否不讓你流淚
將寂寞孤單作廢 讓我來當你的誰
我不讓愛掉眼淚 不讓你掉眼淚
現在永遠 你就是我 就是我的美

2/26/2007

戴佩妮→淡水河邊

淡水河邊
作詞:戴佩妮 作曲:戴佩妮 編曲:吳慶隆

淡水的河邊 還沒吃完的餐點
熱鬧的煙火 還沒上演
飄流中的船 往返了多少遍
回憶的帆 卻停在那一年

*熟悉的冬夜 獨自呆坐在岸邊
 聽熙來攘往的 笑聲蔓延
 有些情緒呀 我不想遮掩
 有一些人 我不想遇見


 我很狼狽的 將我的臉偷偷收起了
 我很浪費的 將你的好通通放開了
 我很慚愧的 將你的手交給他了
 我懷疑我能做什麼 當我頹廢的難過著


 我很狼狽的 將我的眼輕輕閉上了
 我很浪費的 將你的話通通忘記了
 我很慚愧的 將你未來讓給他了
 你能夠為我做什麼
 為我快樂因為我值得

repeat *

 比我快樂

2/24/2007

Gmail開始開放申請

除夕前一天的2/16忽然發現Gmail可以申請了^^
雖然我很早就有了...這每秒空間都在往上增加的超大信箱,超過2.8G
不過卻還沒把beta拿掉XD


進到Google的畫面


Gmail的簡介


Gmail的申請畫面

2/20/2007

HDMI™介面迅速普及於全球PC市場

超過50款個人電腦採用HDMI技術
HDMI成為個人電腦市場中的熱門數位介面


原文

負責高解析多媒體影音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規格授權的HDMI Licensing公司,於今(12)日公佈其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HDMI技術正以極快速度普及於全球個人電腦市場。根據該項調查,目前市面上已有超過50款搭載HDMI技術的個人電腦相關產品,其中包括超過20款的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由各大廠商推出的HDMI電腦螢幕,以及配備HDMI輸出介面的主機板與繪圖卡等產品。

HDMI已經成為高畫質數位電視與其他各類高解析度消費性電子產品之數位介面標準。同時,在個人電腦與高畫質數位電視及高解析度攝影機等產品進行高解析度內容傳輸時,HDMI亦為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介面。

宏碁(Acer)、明基(BenQ)、戴爾(Dell/Alienware)、惠普(HP)、三星(Samsung)、新力(Sony)、東芝(Toshiba)等一線個人電腦製造商,均已宣佈或開始供應搭載HDMI介面的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惠普現已推出搭載HDMI介面之平價Pavilion dv9000系列筆記型電腦。同時,新力的全系列VAIO AR筆記型電腦,亦將HDMI列為標準功能配備之一。明基預計於今年上半年推出的Joybook S41筆記型電腦及多款液晶螢幕,也都將搭載HDMI介面。於2007年初舉辦的全球消費性電子大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CES)中,戴爾搭載HDMI介面的Alienware多媒體電腦也正式亮相。透過此款內建高解析度數位錄影機的個人電腦,使用者得以經由HDMI輸出介面,錄製及播放高畫質的數位內容。

根據市場分析機構In-Stat的預測,截至2007年底,配備HDMI輸出介面的桌上型電腦,將可連結市面上超過1.05億台內建HDMI輸入介面的高畫質電視。也就是說,消費者不僅能在電腦螢幕上執行遊戲軟體、觀看電視節目與電影,以及瀏覽相片,更可透過HDMI介面的連結,在大尺寸電視上享受到上述高畫質的數位內容。由於HDMI能夠向後相容於數位影像介面(Digital Video Interface, DVI),因此,搭載HDMI介面的桌上型電腦,亦可直接連結目前仍居市場主流地位的DVI電腦螢幕。根據In-State的預估,自2002年以來,此類電腦螢幕的出貨量已累積至1.06億台。(附註:受高頻寬數位內容保護技術(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HDCP)保護的數位內容,必須在訊源裝置及播放設備同時支援此項技術的前提下,才能觀賞此類受保護的影片內容。

明基電通數位媒體事業群總經理李文德表示:「我們認同HDMI為高解析度多媒體內容之業界標準,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極高的彈性,將螢幕連結至桌上型電腦、遊樂器及其他高解析度內容訊源裝置。明基率先開發全系列支援HDMI介面的電腦螢幕與筆記型電腦,並期盼擁有輕易連結個人電腦與消費性電子裝置特性的HDMI介面,能夠更進一步於個人電腦市場中普及。」

另一個加快HDMI於消費性個人電腦市場普及速度的關鍵因素,便是微軟新上市的Vista作業系統。它擁有豐富的多媒體功能,同時能夠從ATSC調諧器、數位有線電視調諧器、高畫質DVD及藍光光碟中存取並播放頂級的高畫質內容。由於消費者已十分熟悉HDMI為消費性電子數位介面,同時認同其與DVI介面的完美互通性,因此內建HDMI介面的個人電腦,便成為消費者執行新款Windows Vista作業系統時的最佳硬體選擇。

由於體認到HDMI單一影音訊號纜線的優勢後,蘋果公司(Apple)亦於其新推出的視訊轉換器中加入HDMI介面,協助使用者利用無線同步功能,將電腦中的串流格式高解析度內容,傳送到電視上以觀賞高畫質電影與電視節目。

HDMI Licensing總裁Leslie Chard表示:「隨著越來越多搭載HDMI介面的個人電腦產品在2006與2007年陸續問市,HDMI已迅速成為許多個人電腦使用者心目中最理想的數位介面。由於HDMI介面在高解析度消費性電子市場領域的高普及度,加上與眾多HDMI與DVI產品之間的相容性,使HDMI自然而然地成為電腦使用者的直覺選擇,並讓電腦製造商能更進一步擴展市場版圖。」

其他搭載HDMI介面的個人電腦相關產品包括:
Asus EN7600GT與EAX1600Pro
ATI Mobility Radeon X1600
GeCube X1650XT與HV1650XT
Gigabyte GV-NX76G256HI-RH
MSI NX7300GS、NX7600GT ,以及NX7600GS
Powercolor Radeon X1600
Sapphire X1600 Pro
Sparkle SF-HPX76GDH與SF-HPX79SDH


已於零售市場上架銷售的HDMI主機板包括:
Abit IL-80MV 與IL-90VM
Asus P5B-V DH Deluxe


關於HDMI

HDMI為業界第一也是唯一支援免壓縮的全數位影音介面,透過在單一線纜中傳輸高解析、全數位的音頻與視頻內容,將佈線工作極度簡化,為消費者提供最高品質的家庭影院體驗。HDMI 能夠透過單一線纜,成為任何音頻/視頻源(如視訊轉換器、DVD播放機或A/V接收器)與音頻/視頻監視器(如數位電視)之間的訊號傳輸介面。

關於HDMI Licensing公司

HDMI Licensing為Silicon Image之全資子公司,負責HDMI規格授權、標準推廣以及HDMI零售商和消費者之培訓。HDMI為日立(Hitachi)、三菱(Mitsubishi)、飛利浦(Philips)、美商晶像(Silicon Image)、新力(Sony)、湯姆遜(Thomson)、東芝(Toshiba)所組成的HDMI聯盟,針對消費性電子市場共同開發的數位介面標準。HDMI規格將未壓縮的高解析度影像與多頻道音訊結合在單一數位介面上,並透過單一線路提供呈像清晰的數位內容。如欲獲得更多HDMI相關資訊,請瀏覽下列網站:www.hdmi.org

2/14/2007

學畫Logo?!

這幾天播了一點時間來把Blogger弄好看一點
新增一個banner, 不過好像太細太長 囧
打算重弄一個, 用窄一點, 高度多一些
但這樣需要多放一個小圖, 抽空畫了幾個小元件
再把小元件變成一張小圖

一開始用比較熟悉的Paint.Net跟PhotoImpact交叉使用
可是功力實在不夠, 畫出來只能說堪用而已= =|

後來改用新的Microsoft Office 2007
其實早就看過跟2003版的差異之大了
但用來畫簡單的水晶圖還真是了得阿(適合傻瓜型的我)
功力強的人應該都用Adobe Illustrator吧?!
Word的繪圖能力還算不錯, 但PowerPoint果然夠Power
一連把才在PhotoImpact完成的Logo馬上再畫一次
雖然選項沒有多到嚇人, 但也夠我花十幾分鐘摸索了 呵呵
以後在找時間把圖上傳吧

021407   01:28